輕裝上陣 在城市裡多走幾步

(Only Chinese version is available)

建築師陳啟豪(Vicky)是城區活動的常客,他不但投入於自己策展的項目,更積極參與其他創意伙伴舉行的工作坊,以導師身份與青年人遊走各區,分享運用設計改善公共空間的概念,從建築設計、公共空間、農地耕作等不同方面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每次都予人一種新鮮感的他, 今次以行德(Walk DVRC)主席的身份聯同拍檔兼城市規劃師林芊芊(Chin Chin),竟然又踩過界大講時裝設計! 

行德(Walk DVRC)是一個非牟利組織,推廣行人友善街道、公共空間,鼓勵人們將步行融入生活,減低因使用交通工具而產生的碳排放量,塑造香港成為綠色宜居城市。其成立初期以中環德輔道中為起點,期望改善其街道景觀和當區生活模式,因此將組織命為「行德」。今次首次成為城區活動的一份子,行德舉行時裝設計比賽「着得又行德」(Walkable Workable Fashion),重塑辦公室時裝以推動日常步行習慣。

 
建築師陳啟豪(左)和城市規劃師林芊芊(右)

讓習慣變得更有趣吧!


可步行性(Walkability)能產生健康、環境和經濟效益,是可持續城市設計中的重要概念。步道、行人路的通行權及質量、交通和道路狀況、土地利用模式、建築物的可達性和安全性等,都是影響可步行性的因素。在香港這個高密度、新舊交織,氣候及地勢多變的城市,要重新規劃城市及運輸交通,落實推行「易行城市」,絕非「易行」之事。行德又是如何運用逆向思維,想到從時裝入手,推動步行成為可持續的出行模式?

Chin Chin在疫情期間觀察到一件事,「全球疫情為人們的行為習慣帶來很大改變,例如人們以前習慣乘坐交通工具,疫情時卻開始選擇走路以避免人潮。」為了讓這些新的綠色習慣在復常後可延續下去,便舉行了以時裝設計為主題的着得又行德,「畢竟有趣的事更易變成習慣,今次的概念是發掘如何將Walkable的衣服演繹得很Fashionable。」 

着得又行德公開招募參加者投交作品,設計輕便和透氣的辦公室服飾,塑造專業又不失舒適的體驗。六件被揀選的作品製成實物,並邀請模特兒穿上,並在中環街市進行時裝展示,觀眾再投選心目中的最佳作品。設計大賽後,行德更將入圍者的作品輯錄成造型冊,發放到超過30家不同企業,「我們先從企業和機構開始,推動他們減少對員工上班服飾的規範;長遠承諾會鼓勵員工穿著輕便的衣服,方便下班後進行日常活動,例如步行。」Vicky續說,從時裝角度帶起環保議題,會更容易引起關注。 



六位模特兒在中環街頭拍攝造型照。
 
更多造型冊精彩內容可點擊瀏覽 Walkable Workable Fashion Lookbook Guide

時裝也可以很實際


香港的夏天潮濕又焗促,在這種天氣下出外走動,不消數分鐘已令人汗流浹背。Vicky分享:「今次的設計比賽參加者要照顧到人們在炎熱天氣下的需要,同時不失專業和舒適,確實不容易。」雖然Vicky和Chin Chin都不熟悉時裝,但看到設計師能夠讓一套衣服展示出不同面貌,都覺得十分驚喜,Chin Chin尤其讚嘆一位中學生的作品,「有一套以麻質布料製作的男裝套裝,是由只有17歲、首次參與時裝大賽的中學生Zoé Wong所設計。她選擇了透氣的麻質物料,輕巧而不失莊重;外觀簡約之餘亦充滿設計感——外套可摺疊成斜跨包揹在身上,長褲又可拆成短褲穿著,真的很Walkable,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套!」着得又行德時裝設計評審團隊有香港設計中心業務發展及項目總監林美華、時裝設計師Rickyy Wong和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總監(項目發展)姚磊博士。比賽不設年齡限制,參賽者涵蓋中學生、業餘至現職設計師,Vicky和Chin Chin認為對時裝設計有熱誠的人都可以藉著今次比賽發揮才華,創作自己的作品。

說到穿衣之道,穿衣者最注重的不外乎是美觀和舒適,若再加入可持續概念,自然更能增添衣服的價值。在芸芸參賽作品中,不難看到美觀和環保意念兼具的優秀作品,冠軍作品是優雅的田園風連身裙、亦有男女皆可穿著的Oversized套裝,設計風格各有特色,而且多套衣服不同的部件可隨意拆除和配搭,以配合不同氣溫與個人喜好。 


Walkable Workable Fashion Presentation

時裝真的有「可持續」?


時裝界猶如花花世界,誰知在華麗背後它是全球第二大污染產業,在這個情況下,選購衣服更應「重質不重量」。行德認為物料是可持續時裝的基本,所以在城區活動期間舉行了一場網上研討會,邀請姚博士分享她對提升衣服材料的見解,尤其是在保溫(Thermal)、保濕(Moisture)和觸感(Tactile)方面,衣服不但要講求美觀,更應講究它的品質。 

就著時裝的環保趨勢,姚博士分享了她的建議,「購買衣服時要做到環保,可以從三個R出發——Reduce、Reuse和Recycle。我們可以思考是否需要多一件衣服(Reduce)、舊衣可以改作其他用途以代替丟掉(Reuse)和轉贈給朋友(Recycle)。」 

所謂「You are what you wear」,透過衣服鞋履展現個人身份,是消費主義衍生的行為之一。隨著速食時裝或購物狂歡節日的出現,連帶產生「衝動性消費」的狀況,消費者以較低價錢買來更多衣服。Vicky最近參與一個環保慈善機構Redress的回收衣物項目亦有所發現,「在這堆捐贈衣物中,我發現不少簇新的衣服,更讓人驚訝是有些衣物還未剪牌,連名牌都有。」 為了發揮舊衣的價值,同時展示着得又行德入圍作品的可配搭性,行德更與參賽者到Redress挑選舊衣配襯其設計的衣服。 

時裝的可持續性十分多樣化,當中包括使用生態友好的纖維或回收的物料,亦包括服裝升級再造和回收作二手之用等。興幸地,那些Fast Fashion的龍頭品牌逐漸引進可持續物料,製造新系列服飾以迎合綠色潮流,讓品牌自身的力量影響消費者。即使衣服可以變得「更環保」,要讓時裝走上永續道路,還是要改變經常性購買的習慣,並選擇品質精良且壽命更長的衣服。 

時裝X設計X城市規劃


再次參與城區活動, Vicky在項目中仍然找到樂趣,「我和Chin Chin分別是一位建築師和城市規劃師,我倆的工作都依靠數據建造城市的基建,而講到時裝、甚至統籌一個活動,老實說,我們經驗不多。每次參與城區活動都以不同身份和層面向公眾推廣設計,擴闊了自己的眼界和人脈,讓別人認識我們,未來可以有更多不同的連繫,繼續推動設計;又正如今次藉著着得又行德,才了解物料已經有如此創新的設計。」
至於首次參與城區活動的Chin Chin也有很深刻的體驗,「時裝、設計和城市規劃,這三件事看似不太有關聯,今次城區活動讓我們成功將它們結合,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在城市設計上令人有更多反思,是我今次最大的得著。」
  
(訪問內容純屬受訪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機構立場或客觀事實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