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埔出發
設計可持續發展的本地農業

2×2 Studio

2020

(Only Chinese version is available)

近年開始愈多愈多人關注本地農業市場,走進傳統街市、有機菜小店、周末蔬果市集或超級市場,亦能看到不少於香港種植的蔬果:菜心、豆苗、蕃茄、南瓜等,讓市民大眾在購買進口蔬果之外有新選擇。一棵由香港土地生長出來的作物,不單代表著本地的農業發展,更是暗藏著大家對這片土地的歸屬感,一種身份認同。
 
永續的生活態度
 
二次坊於 2015 年成立,除了從事不同技術的協作實驗外,同時亦連結不同能力而熱衷於實踐夢想的人士,為社會帶來跨界別生產計劃。王永棠(阿棠)是二次坊的項目負責人,全心投入於社區服務。其實阿棠過去數年一直有參與「BODW城區活動」,但早年他主要以另一組織的身份在土瓜灣一帶開展「社區生產」的項目,帶動該區的創意工作者共同合作,走到社區發掘創作主題,製作生活小玩意;利用市集模式分享香港的玩具工業行業故事,拆解土瓜灣區的工業歷史,走到舊式工場進行導賞團;鼓勵參加者運用自己的手藝,令廢物再生重用,例如卡板、白鐵、蔥皮、織品等,設計出廢物的第二生命。
 
在2020年,阿棠以二次坊的身份加入「BODW城區活動」,並且與位於大埔圍頭村的基督徒團體——添恩園合作,希望以「食物公園」的概念引起人們對土地的關注。阿棠說:「其實這個地方是大埔的後花園,近城市又近鄉郊,當中的城鄉關係很值得大家反思,也令我對土地文化有重新註釋,想在這裡實驗Permaculture的可行性。如果有機會來行一圈,我帶大家邊走邊講,你也會有新的想法。」
 
要在香港實踐永續生活設計是一件困難的事情。Permaculture的詞語組成是永久(permanent)、農業(agriculture)、文化(culture),透過設計將土地達至生態平衡及自給自足,同時集合眾人的力量,組成永續文化社群,令土地及人民能夠平穩地發展。項目助理陳穎斯Cissy補充:「我們的生活是和大自然連在一起,如果能夠設計出一個與大自然相近的農業生態系統,令大家對農業產生興趣,便會慢慢懂得欣賞天然食物及自然工藝。」
 

由土炮遊樂場舉辦的「歲月拍紙機之慢活牛棚」
 
本地農業復興
 
「香港本地種植?真的可以夠香港人吃嗎?好像產量不多吧?」阿棠笑說經常都會聽到這些問題。為了令市民大眾可以多接觸本地農業作物,阿棠不時會與本地農戶及區議員見面,討論提升本地農產品供應量的可能,希望透過增加第一類生產,讓大家更易購得本地農作物,踏出本地農業復興的第一步。一個城市不能單獨依賴單一行業生存,阿棠於這兩年的感觸特別深,覺得更應該盡力令本地農業重新起步,鼓勵對務農有興趣的人士參加,不論是親子家庭、在職人士、退休族群等,都可以嘗試務農的樂趣。而所謂的務農,不僅是開墾土地、播種、澆水、收割,更重要的是加入設計概念,令農田持續發展。
 
當市場上的本地蔬果供應量逐步增多,便會有更多市民留意到「原來本地菜都有這麼多選擇」,從而提升大家對香港農業的關注。阿棠認為:「大埔這個地方很適合做農業,因為地點靠近市區,運送成本相對便宜,令蔬果的價格不致過高,大家都可以接受,買回家試試本地菜的味道。」
 
每次售出一棵本地作物,都像是一種特殊的文化傳遞,提升市民的意識,讓人們了解本地農業背後的設計及理念。二次坊定期透過舉辦活動,例如在「BODW城區活動」期間,便邀請來自各區的市民前往農場,以導賞團形式帶領大家參觀農地,過程透明公開,讓參加者清楚地看到新式的種植法,這是現代都市人所追求的生活設計。
 

「瓜瓜部屋」通過草木染工作坊,向大眾展現本地農業生產的可能性。
 
對土地的歸屬感
 
品嚐一口來自自己生活的土地所種植的農產品,可以使人們對土地更愛護,對城市產生歸屬感,並期望以自身的力量來維持這個地方的未來發展。於阿棠及Cissy而言,二次坊正正是在創造一個新的空間,讓大眾能夠聚集在一起,通過討論、創意、設計、建設等,共同創造未來願景,設計出令人能夠舒適地、安心地蘊釀無限創意的空間,在意識上達至連結的效果。
 
阿棠以耕作為例,解釋:「其實社區就是農田,一片土地要有微生物才能長出作物,社區也要有人才能有生機。當住在這裡的人願意表達自己的想法,帶動氣氛,便會自然地有養份去發展。當一個地方有文化,才能有真正的歸屬感,這就是我們一直想推廣的文化設計。」
 
社會運動及疫情接連發生,人們對於意識認同及身份認同也更為強烈,近年愈來愈多人親自投入社區活動,希望以雙手來改善社區。當社區意識日漸提升,大家重新意識生活日常,例如小店聯盟、意見集合等,下一步便是文化層面的提升,讓具有高等知識水平的新一代深化意識層面,為社區設計方向發聲,讓整體環境能因應所有人的共同需要前行。
 

參觀由「添恩園」為二次坊提供農作耕地,讓參加者學習泥土、生態、水源和食物的關係。
 
跨界別合作模式
 
這次與「BODW城區活動」合作的「瓜瓜部屋」,阿棠認為目前只是在起點,未來將以一個持續營運的長期項目去執行,並最少以五年為單位。雖然二次坊並非一般設計公司、創意機構、社福單位等,但當與「BODW城區活動」合作時,仍有著不少新火花,大家在活動過程中一起磨合、商討、宣傳、落實等,都是十分有趣的畫面。Cissy認為:「目前好像看不到本地農業有很大的進展,但耕作就是這樣緩慢地進行中,我們要耐心等候。說實話,這次『BODW城區活動』合作對二次坊來說已經是很大的幫助,在宣傳推廣上很有成效,接觸層面比以往更廣。」
 
五年後的事情也許難以預計,但阿棠則期望在這五年時間中,可以逐步設計出新的經濟模式,讓社區中不同階層的人士亦有機會參與本地農業,就算是拾荒者都能夠協助農田尋找有機肥料素材,然後讓老人家自行在田裡耕作,每個人亦擁有與土地進行交流的機會。或許社區文化發展設計將是一項長遠的工程,會耗用不少人力物力,但只要願意踏出第一步,再難的事也總有辦法克服。
 

二次坊籌辦「瓜瓜部屋」背後的願景,是如何透過農業的設計推動永續生活設計。

【關於二次坊】
 
二次坊成立於2015年,一直致力透過連繫熱衷於實現夢想的有識之士,進行一系列技術協作實驗,並於不同社區開展跨界別生產計劃,期望藉此達致長短互補、相互共學、協力培增以及永續生產的目標。二次坊於2020年首度參與「BODW城區活動」,透過舉辦以「瓜瓜部屋」為題的「公眾社區教育項目」,帶領參加者走進大埔這個「城市後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