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衫狂想曲:譜出時裝的過去與未來

Wontonmeen, FashionClinic by T

2022

(Only Chinese version is available)

說到「長衫狂想曲」舉辦的源由,要由熱愛收集舊物、青年旅舍Wontonmeen老闆娘蔡珮兒(Pat)在深水埗街上巧遇一位「收買佬」的故事開始講起。

「有次在街邊和附近一個街坊聊天時,有個收買佬推著幾個舊木櫳經過,隨口問我有沒有興趣接收,我本著讓舊物生命延續久一點就收來了,買來後打開才發現裡面有差不多100件長衫!」輾轉在一個舊衣再造活動遇到FashionClinic by T創辦人Toby Crispy,對長衫略懂一二的Toby估計這些長衫已有一個世紀的歷史,當中精巧的剪裁現今已買少見少,因此靈機一動,提議在Wontonmeen舉行一個展覽,讓這些可遇不可求的長衫生命延續下去。


FashionClinic by T創辦人Toby Crispy(左)青年旅舍Wontonmeen老闆娘蔡珮兒(右)

從長衫設計 想像昔日生活細節


說起長衫,總教人想起幾位電影女星。在電影中穿起長衫後展示美好身段,手挽著小手袋,腳踩高跟鞋,舉手投足盡顯優雅,「好多人以為長衫就是酒樓『知客』或高官夫人會穿著的款式,其實長衫在上世紀60年代之前是廣大女性的日常服。」Pat今次收集的長衫雖沒有如電影裡的華麗,卻將長衫女主人上世紀的生活重現於眾人眼前,「之後我跟幾位老人家說起收集回來的舊長衫,原來以前的人普遍衣服不多,頂多三至四件輪著替換,我猜想這位女主人應該是中產出身,幾乎可以每天著上不一樣的衣服,當中更有皮草大衣、絲絨長衫,在那個時代應該都價值不菲吧!」再內外翻看衣服,發現各種車功和剪裁的細節,自言外行人的她都驚嘆舊時代的設計低調而收斂,卻又如此精緻。

作為時裝專家的Toby看到Pat所獲得的長衫亦為之動容,形容這次的收穫為「尋根記」,「我只是一個造衫的人,本來對長衫的理解不深。以前我只覺得它很像古裝,但想深一層,長衫就是香港的文化,正如時尚文化作家方太初曾說『想起長衫就想起香港電影』。」

「以往我們對長衫的印象可能只有《花樣年華》中的張曼玉,但今次見到的正正是以前人們會穿著的日常服,例如有我喜歡的Unisex(中性)款式。」她續解釋女性的長衫源於男性的長衫,有別於我們印象中貼合身形、突顯身材的款式,剪裁較闊身,「這些長衫經歷過生活,附有時間留下的痕跡,比起刻意製造出來的優雅,更加有溫度,我希望觀眾在『長衫狂想曲』中,親近當時的生活,有更多想像空間,不再將對長衫的印象停留於電影畫面。」


Wontonmeen的房間展出多件長衫, Pat邀請了「無家者協會」的成員設計房間的裝飾。

誰帶領著時裝潮流?


從今次大量搜集的資料中,Pat和Toby最後選取張愛玲的《更衣記》作長衫展的主題,Toby分享:「我覺得張愛玲是長衫時代的時裝達人,《更衣記》敍述了長衫在幾十年間的狀況——以前的人珍惜物品,不容易丟棄衣服,好天時就把衣服晾到外面曬太陽,曬衣服是一件盛事。經過時代的演變,人們衣著講求時尚,幾十年間掀起幾番潮流,人們喜歡買新衣並丟棄過氣的服飾,造成浪費問題。」昔日的衣服很值錢,手頭拮据時可以拿到當舖典當,應付日常周轉;相比現在,我們早已墮入Fast Fashion的圈套,習慣用便宜的價格不停購入新衣。

《更衣記》裡也提到「中國的時裝更可以作民意的代表。」當時裁縫師跟隨人們的喜好造衫,書裡描述袖子和衣擺的長短闊窄就是根據人們當時的普遍意願而生成,可說是由大氣候決定Fashion Trend,反觀現在卻由大品牌決定潮流,人們就被拖著鼻子走。Toby認為:「穿衣其實是要顯現自己的個性,而個性不會隨四季的改變而變更,隨著這個方向去製造適合自己的衣服才稱得上『可持續』。」

回想過往擔任品牌設計師的時候,Toby家裡總有不下幾箱衣服,「身在這個圈子就要穿得很『潮』,不然很難有說服力,但一直在乎別人的目光,只會漸漸失去自我,其實自己根本不喜歡那些Style。」最近眼見時裝巨頭都「改革」,採用可持續物料和優化生產過程,減少碳足印,「可持續時裝」成為新潮流。但即便環保議題開始進入時尚圈,Toby亦有另類看法,「有很多人開始提倡Green Washing(漂綠),這些訊息只會令消費者更混亂,就算將衣服循環再造,事實上Recycle的過程都是很耗費資源。」

Toby現在已很少買衣服,反而會親手改裝舊衫,家裡有些衣服更是她的外婆遺留下來的,依然保存得很好,「時裝並非只有一種,跟隨著自己個性穿衣,總比追著潮流的腳步重要,正如今次呈現的長衫也有多種面貌。要人不買衣服是不可能的,下次我們可以思考有沒有需要買新衫及拋棄舊衫!」


Toby (左)身上的長衫,是她找了一位師傅學習製作長衫,並親手縫製。
 

長衫與時裝的未來


今次Toby特意學師製作長衫,她分享在製作長衫的過程中,有八成皆為手工縫製,深感其繡縫工藝十分珍貴,燃起她的使命感去學習並承傳下去,「我的師傅都已80多歲,再不趕緊從他們身上學習,恐怕來不及。」為了讓更多人認識長衫設計和文化,Pat和Toby邀請了長衫花紐師傅傳授花紐手藝,又邀請海派老師傅和設計師細訴長衫的過去和探討未來。而展覽結束後,更有大學和愛好者收留了幾件長衫,讓一個年代的時裝故事得以延續。

Pat和Toby坦言,要讓長衫重新進入今天的生活,確實不容易。「不如日本的和服,要一時三刻讓人重新接受長衫並不容易,今次在宣傳的Key Visual上,我找了位有紋身的長髮男生做模特兒,穿著長衫在深水埗街頭踩著滑板,將Now和Past結合,希望帶出和諧感。」

對比昔日長衫的Slow Fashion文化,這個世代的穿衣之道,大多數離不開「夠唔夠潮?」跟上潮流猶如日常競賽,遲一秒彷彿都會被厭棄。Pat和Toby卻認為:「最緊要做自己!」在她們眼中,選擇適合自己的服飾,並珍惜每一件衣服,才是最可持續的時尚潮流。

(訪問內容純屬受訪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機構立場或客觀事實之全部。)

更多精彩內容: 
輕裝上陣 在城市裡多走幾步|行德
尋找運動空間 設計打破局限
香港青年協會荃灣青年空間
遊戲營造快樂街道Milk Design & kennifstudio